SuperGamer! 超級遊戲玩家
-
來得太晚了、《戰地風雲V》「烈焰風暴」大逃殺登場
現在出還來得及嗎?EA旗下知名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地風雲V》(Battlefield V)今天(3/26)正式推出自己的大逃殺模式:「烈焰風暴」,除了基本的大逃殺遊玩邏輯以外,也強調陸海空多種移動載具以及可破壞建築的機制,並且也有隱藏的坦克強勢來襲,就原先的宣傳影片來說,「烈焰風暴」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大逃殺遊戲,但就現在的大逃殺遊戲環境來看,時間上來說太遲了。 大逃殺遊戲從最早的《H1Z1》概念興起、到後來的《絕地求生》帶起風潮,兩年多來,各類同類型遊戲如火如荼的持續推出,像是後來迅速掀起熱潮的《要塞英雄》(Fortnite)、隨著《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推出的「黑色戰域」大逃殺模式、再來就是近期的《Apex英雄》。 幾款遊戲比較下來,目前僅《要塞英雄》和《Apex英雄》兩者還持續有許多人氣討論度,《H1Z1》已可說是死透、《絕地求生》則是垂死掙扎中、「黑色戰域」則是人氣掉落的也頗快。 目前存活著的主要僅剩下《要塞英雄》和《Apex英雄》,不過兩者時至今日其實也面對著玩家疲乏的問題,《要塞英雄》討論度不再像過往這麼熱烈、《Apex英雄》目前則是困擾於外掛襲擊的問題當中。其他還有幾款小眾大逃殺遊戲如《Ring of Elysium》和《Island of Nyne》等等更是族繁不及備載。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wEgAzJGSs ▲《Island of Nyne》官方宣傳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wBox8FITU ▲《Ring of Elysium》官方宣傳片 除了基本的第一人稱大逃殺遊戲以外,後來其他類型的遊戲也推出相同的遊戲模式,像是《戰鬥儀式》(Battlerite)這款MOBA遊戲就是其中之一。PC和家用遊戲主機市場如此,就更別提iOS和Android商城中的那些雜七雜八的「Battle Royal」、「大逃殺」名稱開頭的遊戲了。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PBood2Rhw ▲《戰鬥儀式 大逃殺》(Battlerite Royale) 各種千篇一律的「大逃殺、大逃殺」,也使得玩家們對於這些遊戲的期待程度越來越低落,也因此即使是像《Apex英雄》這樣相對來說和一般大逃殺遊戲模式有些獨特之處的遊戲,也會快速的流失人氣,即便撇開該遊戲外掛問題以外。 正因為如此,即使是《戰地風雲V》這樣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體驗極佳的遊戲要推出大逃殺模式,對於玩家來說也只是一陣噓聲,小編歸納出幾個原因: 第一是推出的時間問題,而且這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問題,現在推出需要和目前較強大的兩位大逃殺「英雄」對抗,相對來說推出的時間就比別人慢一拍了,而且也出在這個玩家們對於大逃殺遊戲疲乏的時間點這點也很有可能是最關鍵的一點。 第二則是價格問題,不過關於這點其實是個兩面刃,缺點是玩家入場門檻相對較高,畢竟要先花一筆錢,因此雖然該模式是在遊戲中免費推出的,但《戰地風雲V》本身要價上千元的售價,還是會讓玩家池的大小較小些。不過好處就是外掛入侵的機會就可能比較低,畢竟駭客也要多花一筆成本。 因為這兩個關鍵原因,導致即使「烈焰風暴」強調將把《戰地風雲》系列推出以來優秀的射擊體驗「擴大」成大逃殺,也很難吸引玩家入坑。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GMp3h9S7w ▲「烈焰風暴」官方宣傳片 小編雖然也跑去玩了一場,認為「烈焰風暴」其實就畫面和遊戲體驗來說都不差,但也只能說時不我與了。小編短暫玩了一下只覺得...「遊戲節奏好慢、有點悶...」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5UlBVjVdK8 ▲「烈焰風暴」實際試玩畫面。(不知道為什麼使用Windows內建錄影軟體錄影的時候畫面對比就變得詭異了..遊戲中畫面是正常的) 對了,NVIDIA今天也推出了新的GeForce驅動程式新版本,該版本最主要是針對《隻狼:暗影雙死》而來的最佳化,不過其中也有包含對「烈焰風暴」以及《古墓奇兵:暗影》即時光線追蹤模式的支援和最佳化喔!
-
【自虐實錄】玩到懷疑人生、《隻狼》光教學首領就死5次
由前《黑暗靈魂》、《血源詛咒》系列遊戲開發商From Software推出、備受矚目的動作RPG遊戲《隻狼:暗影雙死》,上周五(22日)在全球同步登場,人氣紅翻天!推出當天就在Twitch直播平台上打敗眾多大逃殺遊戲,最高人氣曾直逼15萬在線觀看人次,除此之外,還打破Steam平台上,2019年至今上市遊戲的最佳紀錄,最高同時在線玩家達到104.580人,擊敗熱門遊戲如《俠盜獵車手5》和《虹彩六號》等遊戲人氣,成為目前Steam平台上,人氣排行第四的熱門遊戲。也是單機遊戲裡面的第一名熱門遊戲! 可能是前兩部作品的優秀表現,《隻狼:暗影雙死》自從2017年From Software首度推出超短前導片以後,就快速累積討論度,去年在微軟E3 2018的發表會上正式接露後,人氣更是直線攀升!後來的Gamescom 2018更是被選為「Gamescom最佳遊戲」和「最佳動作遊戲」兩項獎項,在單人RPG遊戲上,這樣的紀錄對於From Software來說可說是再度承襲前面兩部作品的榮耀,「畢竟是From Software的遊戲!」嘛~ 小編看著網路上各Twitch實況主和YouTuber們的「辛酸血淚」、「各種蛋疼虐心」之下,也秉持著「自虐」的傾向(嗯?)決定去下載遊戲來玩玩看!結果....完全QQ阿!光是新手教學的第一隻小頭目,小編就挑戰了5次才成功!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1cdQIL1Xlk 只能說阿...遊戲真的是虐心來著!玩到都開始懷疑自己惹QQ~ 《隻狼:暗影雙死》目前已經在PC Steam、Xbox One和PlayStation平台上市,建議售價1,834元。 (01) (02) (03)
-
難度高到哭爸!最虐心《隻狼:暗影雙死》正式上市
全球眾所期待的RPG動作角色扮演大作《隻狼:暗影雙死》(Sekiro: Shadow Die Twice)今(22日)正式在全球上市,將帶領玩家重新回到日本戰國時期,那個遭群雄割據、世間渾沌的時代。 這次小編應遊戲PC版代理商英特衛邀請,前往ROG玩家共和國攤位於三創園區舉辦的《隻狼:暗影雙死》PC繁體中文版上市記者會,現場除了解說本作的重點特色以外,也現場請玩家利用ROG的電競筆電試玩,帶領玩家們體驗主角獨臂武士在戰國時代裡悄悄斬殺敵人的刺激感。 由曾開發過(折磨玩家不償命)《黑暗靈魂》、《血緣詛咒》系列的開發商「FromSoftware」開發的全新作品《隻狼:暗影雙死》,玩家將扮演飛簷走壁的戰國武士,以前在《暗黑靈魂》系列死一次就重來、覺得不爽嗎?這次《隻狼:暗影雙死》直接給你兩條命,讓你死個夠!(嗯?)但每次倒下,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 本作正如前面兩款系列遊戲一樣,強調的是「動作」和「時機」,並且也加入了新的招架機制,讓玩家能一舉直接擊殺敵人和boss。 動作部分相信熟悉《黑暗靈魂》、《血緣詛咒》系列的玩家們想必已經不陌生,不過這次由於主角在武士對決中失去了左手臂,後來裝上了「忍義手」,讓遊戲多了幾分戰略性和彈性玩法。 首先,忍義手具備多種武器功能,像是斧頭可以輕鬆突破攻擊、鉤鎖則是可以快速接近敵人,同時,鉤鎖也是本次《隻狼:暗影雙死》特別引人矚目的一項遊戲特色,主角除了可以在戰鬥中利用鉤鎖快速接近敵人以外,同時也可以在情況對自己不利時,快速鉤上附近的地形景物,以便迅速脫離險境。 鉤鎖的另一個功能則是在探查環境,由於《隻狼:暗影雙死》主角除了是武士身分以外,他同時也具備忍者的能力,能夠匿蹤殺人於無影無蹤,因此,藉由鉤鎖跳上制高點再由上往下躍也能輕鬆造成擊殺。藉由鉤鎖無論是在對決中還是一般情況下製造的垂直移動,便讓玩家們多了許多戰略考量。 忍義手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特殊裝備,像是能夠裝上一把油傘(聽起來很low...但真的是油傘),以便抵禦敵人的攻擊;又或者是能彈出火藥攻擊敵人等等,忍義手為《隻狼:暗影雙死》帶來許多彈性的遊玩方法。 這一次《隻狼:暗影雙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遊戲機制:招架(posture),遊戲中無論是敵人(包括雜兵和boss頭目)還是主角自己,在對決過程中,若是成功擊中對手、或是成功抵禦對手攻擊,都會導致對方的「招架量條」累積,一旦該血條累積至滿點後,玩家便可以使用忍殺技,直接一擊將對手擊敗,不管是畫面、成就感還是爽快感,當下都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爽! 今ROG也宣布,《隻狼:暗影雙死》遊戲將在「華碩ROG Store 三創體驗店」展示三個禮拜(從今日3/22起算),這段期間內,歡迎對本作有興趣的玩家可以隨時到現場試玩,ROG Store也提供現場購買遊戲的服務,讓玩家能快速把喜愛的遊戲帶回家喔! 本遊戲的PC Steam版本連結: 本遊戲的Xbox One版本連結: 本遊戲的PS4版本連結:
-
《BATTLESHIP》搭配PS4 PLAYLINK 啟用第二螢幕強化 PS4 版遊戲體驗
Ubisoft 今日宣佈,《BATTKESHIP》從現在起相容於 PS4 PlayLink。擁有《BATTLESHIP》遊戲的玩家可以到 PlayStation®Store 免費更新遊戲。此外,玩家還可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下載「BATTLESHIP PlayLink App」,然後把手機或平板當作第二私人螢幕暗中部署艦隊、瞄準好友船艦以及發動攻擊。 透過現代化的動態互動式網格,玩家可以在「經典」(Classic)模式下享受他們熟悉且熱愛的遊戲,或是在全新的「海上爭霸!」(Clash at Sea!)模式中享受更多發揮戰術的空間。更新後的《BATTLESHIP》重點特色包括: • 多虧有了 PlayLink 伙伴應用程式,玩家可以獲得寫實的戰爭刺激感受。玩家可以替自己的手機或平板下載「BATTLESHIP PlayLink App」,將手機或平板變成第二螢幕或控制器。接著玩家可以使用 App 暗中部署船艦、瞄準朋友的艦隊,以及發動攻擊。 • 「經典」(Classic)模式:玩家能以他們熟悉且熱愛的方式遊玩《BATTLESHIP》 - 在他們的網格上部署 5 艘船隻,並於每回合決定攻擊敵方網格的任何位置,以搶在自己船艦沉沒前摧毀對手。 • 「海上爭霸!」(Clash at Sea!)模式:帶來了遊玩《BATTLESHIP》的全新方式。在此模式中,玩家必須小心管理獲得的資源,並使用資源啟動每艘船艦的能力來贏得遊戲。 • 玩家 vs 玩家:船長們可以在「經典」及「海上爭霸!」規則下展開海上殊死戰。 • 戰役:玩家可以享受戰役的劇情故事、進行眾多任務,並且精通「海上爭霸!」機制的所有微妙之處。 • 玩家 vs 電腦對手:試著擊敗遊戲裡的電腦對手。 玩家可以自由選擇「海上爭霸!」或「經典」模式並挑戰好友或其他線上玩家。 遊戲中的艦隊具備獨特能力、卡通化的設計,以及有趣動畫,為玩家提供更具娛樂性的遊戲體驗。 透過排行榜和獎盃機制,玩家可以加入社群並對抗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玩家。
-
《熱血暗黑M》體驗培育高自由度的MMOPRG遊戲
由Digging Games Network Technology代理的黑暗風格MMORPG《熱血暗黑M》在近日已經正式上架發行了,並推出跨服遠征版本,讓玩家能與不同伺服器的玩家進行交流,挑戰更高難度的地圖和PVP對戰以獲取更好的獎勵。本篇就為玩家介紹遊戲的特色,以及跨服遠征版本內容,希望能幫助玩家更快速了加入和了解遊戲。 遊戲目前開放戰士、法師和召喚三種職業供玩家選擇。 戰士為近距攻擊且血量多的職業,很合適在前方衝鋒陷陣,可利用雷霆衝鋒快速接近敵人,並搭配戰神附體範圍攻擊來破壞敵陣,是PVP表現相當亮眼的職業。 法師擁有相當強大的遠程範圍輸出能力。 法師為遠程範圍攻擊的能手,雖然能牽制敵人的技能不多,但透過走位的距離掌控,搭配強大的範圍輸出技能,還是能給予敵人致命的傷害。在組隊練功時,也是刷怪最有效的職業,本身還有減傷技能可以保護自己。 召喚師能以多打少。 召喚師能召喚神獸和食人花輔助戰鬥,並以數量壓制敵方,配合持續傷害和毒和增加生存的戰甲,在單人練功和削磨敵人血都有很不錯的表現。搭配走位和召喚物的干擾,更能以多打少在混戰中發揮奇效。 遊戲中有相當多類型的培育系統,讓玩家可以感受到角色茁壯的成就感,而且屬性相當多元,培育的自由度也很高,藉以打造出更自我風格的角色,並不會只限於原本三種職業的特性。像五大神器系统能分別增加角色基礎屬性,再透過不同的寶石鑲嵌可獲得更高的強成效果;寵物除了有自動拾取功能外,還能透過培育提高角色的能力和戰力。還有時裝和稱號等各種外觀支援,角色能更為華麗和有特色。 培育系統中有些設計有相關連性,像技能可透過加點到一定等級後獲得額外能力,還能利用符文裝中的符文之語組合附加更多不同的能力,符文之語組合也可以激活套裝時裝。這樣的設計能讓玩家在配置培育時有更多的考量方向,還能更有目標的讓角色成長。 遊戲中活動相當多,讓玩家能二十四小時上線都有活動可以挑戰,隨時能享受遊戲的樂趣。對於休閒型的玩家,遊戲也提供了離線掛機,就算忙於生活工作,偷閒也不怕輸好友太多。 遊戲在社群互動上設計也下了不少功夫,除了能一起組隊刷怪和挑戰活動外,取得不錯的裝備也可以和朋友交易,透過良性的互動一同成長。玩家也能進行PVP的競爭互動,還能組織戰盟擁有棲身聚會之所,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共同目標努力。戰盟提供了不少福利活動伴隨玩家成長,也能進行城戰PVP,與盟友群起揪團奪取君臨城的大位,為打響戰盟名聲和獲取更多獎勵而努力。 跨服遠征是這次新增加的設計,能讓高等的玩家有更多的挑戰,還能因此結交相同實力的朋友。玩家在達成條件後就能進入,除了可以全部伺服器玩家同場競技和開放副本PVP奪寶外,也推出更難的副本和地圖供挑戰和組隊,以獲取更高額的報酬。版本也新增了PK減傷屬性、增加生存能力的護符和高階洗練讓玩家能力更上層樓。
-
PlayStation4『魔法氣泡eSports』可透過免費更新新增「挑戰」模式!
SEGA Games宣布,PlayStation4遊戲『魔法氣泡eSports』今天起可透過免費更新新增「挑戰」模式。 ※主機需使用網際網路連線來進行遊戲更新。 新模式「挑戰」模式裡共有「官方挑戰」、「分數挑戰」、「時間挑戰」3種內容。 在「官方挑戰」中,玩家必須在固定限時2分鐘內盡量堆疊出越多連鎖數,最後選出最高分數的人來排行順位。只要在限制時間內開始進行連鎖消除,即便超過2分鐘,在該連鎖結束、下一組氣泡出現前的分數也是有效的。如何專注在這2分鐘內堆疊出高連鎖將是遊玩的關鍵! 另外,還有爭取在設定的時間內盡量賺取高分的「分數挑戰」;以及挑戰自己能多快達到自己設定的分數的「時間挑戰」。這些也是非常適合自己獨自細細遊玩的模式。 『魔法氣泡eSports』在台灣(香港、韓國)的PlayStationStore上現正舉行期間限定的優惠活動,時間只到2019年4月1日為止。還沒遊玩過的玩家們請別錯過,敬請利用本次機會來購買遊玩喔!
-
PS4遊戲《SEKIRO: SHADOWS DIE TWICE》中英文合版免費體驗活動,3月23日~3月24日 台北三創生活園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ited (SIET) 宣布,於3月23日(六)至3月24日(日)一連兩天,在「三創生活園區 中心廣場」舉辦PlayStation®4(PS4™)遊戲《SEKIRO: SHADOWS DIE TWICE》(中英文合版)的上市慶祝試玩活動,多台PS4™機台讓玩家朋友體驗,化身成遊戲中的日本戰國時代忍者,進行一場魔幻刺激的冒險。只要試玩就送「SEKIRO:SHADOWS DIE TWICE」限量特製貼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除此之外,在台北國際電玩展造成玩家轟動的三米五高巨型破戒僧塑像將再次登場,還有準備角色扮演道具,讓您變身遊戲中的帥氣忍者,現場拍照上傳Facebook或是IG,再贈送神秘好禮喔!今年春天最受矚目、刺激緊張又兼具打擊爽快感的戰國動作RPG的PS4™大作,等您親身感受! 【遊戲概要】 3月22日(四)發售的《SEKIRO: SHADOWS DIE TWICE》是以日本史上最為腥風血雨的時代──戰國時代為舞台,描繪孤獨忍者的一場場死戰,是一款兼具RPG要素的動作冒險遊戲。考驗玩家即時反應力跟遊戲策略,驚險刺激的刀劍交鋒,精美刻劃的日系山水,以及透過忍義手實現的多樣化戰略操作等要素皆為特色之一,在2018年8月舉辦的歐洲最大規模遊戲活動gamescom2018當中更獲得最優秀獎Best of gamescom,受到全世界的遊戲玩家熱切關注。
-
走到哪玩到哪時代來臨,Google揭曉「Stadia」雲端遊戲串流服務,支援4K@60Hz HDR遊戲
在今年的GDC遊戲開發者大會上,Google正式發表「Stadia」雲端串流遊戲服務,主打未來的遊戲都可以藉由Google的雲端串流,在電視、電腦螢幕、甚至智慧手機、平板等平台隨時遊玩。隨著Stadia服務的登場,與之相對應的Google搖桿:Google Stadia也隨之亮相。 在探究Google Stadia搖桿之前,小編先帶大家快速了解「Stadia」的特色,早前小編曾介紹過Google正在測試「」計畫,當時利用Chrome瀏覽器就能讓玩家串流《刺客教條:奧德賽》來玩,雖然那時只有一款遊戲進行測試而已,但這已經是Stadia的前身了。不過Google當然不可能把目標放在單一遊戲上,未來根據Google在GDC大會上的說法來看,未來眾多遊戲都將支援Stadia服務,也就是類似《刺客教條:奧德賽》這樣的AAA等級遊戲都有望支援,甚至Google已透露由id Software製作的《毀滅戰士:永恆》(Doom Eternal)已經確定未來將會支援Stadia。 而Stadia主打的特色,是遊戲將不再侷限在單一的「盒子」(box)裡,而是應該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遊玩,至於遊戲的畫質和體驗如何?「4K@60Hz + HDR」是Stadia的目標,意味著Stadia的遊戲體驗或許會比許多玩家平常自家的電腦遊戲體驗還要更好,當然玩家們可能會不認同這樣的看法,畢竟如果是射擊遊戲的話,多數玩家(包含小編自己)都是傾向於「FHD@144Hz」以上的遊戲體驗,不過若是以角色扮演RPG遊戲來看的話,「4K@60Hz + HDR」無論在視覺上、還是遊戲流暢度來看,都會是一個超棒的遊戲體驗。不過如果是期待射擊遊戲的玩家的話,目前是還不知道Stadia有沒有辦法支援將解析度調低、螢幕更新率調高就是了,或許未來可以,但Stadia的目標還是高畫質遊戲體驗為主。 除了遊戲畫面以外,遊玩方式也很重要,Stadia因為是以「雲端串流」的方式進行遊戲,因此,將可支援玩家在任一平台上遊玩,這包含電視、顯示器、甚至手機和平板等等,而且可以隨時在任何平台上無縫接軌持續遊玩,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任何家用遊戲主機。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kAuH40fHc Google Stadia宣傳影片 有了這樣的雲端遊戲服務,Stadia當然就需要一個優秀的控制器操作,也就是遊戲搖桿。這部分Google也已經想到了,早前PCDIY!曾報導的也正式亮相了,定名:「Google Stadia」。外型上,Google Stadia的設計有點像Xbox One S的材質,不過在按鍵的配置上還是採用PlayStation搖桿,採用左右類比鍵都在下方、方向鍵和按鍵在上方的配置(相信可能是許多玩家較不喜歡的一點..)。 按鍵部分除了幾本的方向鍵和右側四鍵以外,前方還有L1/L2和R1/R2四鍵,連接埠的部分則是前方有一USB Type-C連接埠、後方有3.5mm耳機孔,是很基本的配置。不過比較特別的是正面中央的四個其他按鍵,有像是「功能」、「首頁」、「截圖或錄影」等等的按鍵,最後則是「Google助理」按鍵,Google表示這個按鍵可以讓玩家在遊戲中解謎或是破關時,按下按鍵直接在YouTube上開啟自己喜愛頻道或實況主玩到該遊戲段落時的破關畫面;也可以在觀看YouTube影片和實況時,按下按鍵就能直接對應到該影片或正在實況的遊戲裡。(這功能超OP!) 由於Stadia服務靠的是網路雲端連接,所以該服務本身勢必就是連接到Google伺服器了。那至於Google Stadia搖桿呢?Google現任副總裁Phil Harrison表示,搖桿透過行動裝置的App連接後,會先連接到使用者的Wi-Fi網路,然後直接連到Stadia的伺服器,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有「搖桿斷線、重連」的困擾(當然除非你Wi-Fi網路斷了..呵呵)。 Stadia服務預計推出的時間會在2019年內,不過該服務的詳細售價目前都是未知數,也不能確定它是要採取什麼樣的付費制度,不過小編個人認為最有可能的應該是訂閱制,就像Xbox之前有推出「」月費制一樣。另外,Google Stadia搖桿的建議售價也是未知數。 不過好消息是,如果Google Stadia搖桿不是你的菜,但又很喜歡Stadia服務的話,Phil Harrison也說「Stadia也支援其他搖桿」,因此,像是Xbox或是PlayStation自家的搖桿也同樣可以支援使用Stadia服務玩遊戲,唯一缺少的功能就只有Google助理的部分了。 (01) (02)
-
AMD也有光追了! Crytek展示其CryEngine在Vega 56的光追效果
GDC 2019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遊戲開發者大會)中,各家遊戲開發商、硬體廠商,都發表其最新技術與開發工具。當然這次Crytek公司的CryEngine引擎,也展示,是一款具備即時光跡追蹤的遊戲引擎,不需要使用到RTX等級的GPU,也可以擁有光追的效果! 當今遊戲畫面可說是非常細緻,但就是缺乏了真實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光線反射不像真實世界那樣逼真,因此,光線追蹤技術便成為下世代遊戲開發的重點提升項目之一。為讓光線追蹤(Ray Tracing)技術成為產業標準,先前微軟就找NVIDIA、AMD來一同合作,在新版的DirectX 12中加入Raytracing的API函式庫,叫做DXR (DirectX Racing),讓遊戲開發廠商能夠以這樣的函式庫,來開發出具有光追效果的遊戲,目前DXR已在Windows 10 1809版上正式開放此功能。 然而光線追蹤是一種模擬複雜照明行為的渲染技術,以前都是透過CPU或單純GPU來渲染。NVIDIA的Turing RTX架構,就是加入了針對光追加速運算的RT Core,讓遊戲在複雜的光追效果下也能擁有流暢的畫面。雖說AMD目前尚未發表其內建「光追加速」的GPU,但是對於DXR API來說,沒有硬體內建,並不表示不能從軟體來達成。以軟體開發者的角度來說,包含遊戲引擎商、遊戲內容開發商、作業系統廠商,都朝向以軟體運算為主,再搭配既有硬體的加速運算效能為輔,以實現出相同的光追效果。(而非NVIDIA那樣以硬體RT Core為主,讓遊戲程式的撰寫,必須得針對單一廠商的硬體產品來修改程式,那樣對開發者來說,是很麻煩的!) 再來就是精細度的部份!由於遊戲畫面不需要像工業級繪圖那樣必須錙銖必較,差個0.01公分就不行,因此對遊戲廠商來說,通常遊戲畫面只要透過軟體來繪製,再搭配硬體產生的光追效果,基本上都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需求。而且這樣子的支援方式,也符合遊戲開發商、遊戲引擎開發者的期待,讓他們的軟體、遊戲,能在更廣泛的硬體環境下運作,而非只能支援單一廠商的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的原因,讓更多遊戲在效能還不差的GPU也能玩光追遊戲。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qhkDm2_Tw Neon Noir技術展示影片,展現出CryEngine的即時光線追蹤反射技術。以AMD Vega 56顯示卡即時產生 這次Crytek的最新CryEngine,就是基於上述的架構來設計。在最新CryEngine 5.5定製版中,加入了一種基於即時全域光照(Total Illumination)的技術,來達到即時光追的效果,此技術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都能夠使用該功能,來輕鬆建構遊戲中更具沉浸感的真實場景。其實先前,就是跟這次CryEngine的Total Illumination技術類似,遊戲畫面只要參考到部分即時光追的數據來進行演算,並針對重點畫面來加強渲染即可,這樣就可以減少對硬體資源的利用,同時達到接近擬真的視覺效果。 因此,誰說一定要具備RT核心的GPU才能即時產生光追?這次的Neon Noir技術Demo影片,就是採用上述的版本來設計,只呼叫到相關的API,且不被硬體綁住,因此可以在絕大多數主流的AMD或NVIDIA顯示卡上,執行光線追蹤的功能。這次的光線追蹤實驗工具的功能中,可簡化並自動化渲染和內容創立的過程,以確保動畫物件和光照變化,能夠以即時且正確的反映出超高材質與細節。目前Vulkan和DX12都能支援這個光線追蹤功能,而未來CryEngine還會在進行更多的優化工作,以強化效能表現。
-
NVIDIA GTC 2019 主題演講重點整理,聯袂GDC 2019重點發表
NVIDIA於台北時間3/19凌晨5點舉辦一年一度的GTC 2019 (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GPU技術大會),其中的主題演講,由CEO黃仁勳進行演說。在這次的GTC 2019中,由於NVIDIA許多技術也跟遊戲開發者相關,因此NVIDIA也發表了與GDC 2019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遊戲開發者大會)相關的一些新聞重點。 以下就是本次GTC 2019與GDC 2019的重點整理如下。 主要介紹全新CUDA-X (第十版): GPU加速運算函式庫, 包含cuDNN, GameWorks等等。 ● NVIDIA已經在新的CUDA-X品牌下整合了所有GPU加速庫。 ● 這種全新架構,叫做PRADA (PRogrammable Acceleration of multiple Domains with one Architecture,多重區域單一架構的可程式化加速) 架構 主要說明超過80%的遊戲製作工具領導廠商,都將支援RTX。 ● Unreal 4.22 (支援RTX) ● Unity (支援RTX),4月4日釋出 ● Vulkan RT 有關於Unreal與Unity支援RTX的發布訊息,可參考。裡面有說到: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款商用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和Unity,已宣布即將整合RTX(光線追蹤)功能,遊戲開發商將可使用這些功能,以便在NVIDIA GeForce GPU上展現出即時運算出來的光線追蹤效果。Unreal Engine 4.22預覽版現已釋出,週三將在Epic的GDC 2019主題演講中,提供最終發表細節。至於Unity則是自4月4日起,將支援優化過、可即時產生的光線追蹤功能,並將於GitHub上為所有用戶提供客製化實驗版,並在2019.03 Unity版本中提供完整的存取使用權。目前包含DICE/EA的Frostbite引擎、Remedy Entertainment的Northlight引擎,以及Crystal Dynamics、金山軟件、網易等遊戲引擎,都將支援即時光線追蹤。 ● 現場展示韓商NEXON所製作全新MMORPG,叫做Dragon Hound,就是以Unreal 4.22搭配RTX開啟模式,其光線反射與陰影效果。 ● GTC現場展示開源版本的Quake 2 (雷神之鎚2),搭配全新RTX技術,以及其他的現代化特效,將比你先前在Voodoo 2 SLI版本看到的還要棒!目前這個Quake 2 RTX版本,將在大約一個月之後公開至開源群組,供大家下載。有關於Quake 2 RTX版的發布訊息,請參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q1T93uLag Quake 2 RTX版本 (Q2VKPT)的示範影片 GeForce GTX等級的顯示卡,也將可以支援DXR。在4月釋出的驅動程式將讓GTX正式支援DXR!有關於DXR for GeForce GTX的發布訊息,請參考。裡面內容提到,4月份釋出的Game Ready Driver,將開啟DXR功能,並可適用在GeForce GTX等級的顯示卡,無須更新遊戲,因為光線追蹤的遊戲是以DirectX 12裡面的DXR函式所建構的。而這個是產業標準,其採用類似光線追蹤的工作負載,搭配專用的硬體元件(如RT核心)並可與GPU通用的Shader核心相容,來達到光線追蹤的呈現。 但請注意,這次驅動程式的更新,只啟用到那些具備足夠效能和足夠視訊記憶體的GeForce GTX顯示卡(註:GeForce GTX 1060 6GB以上的顯示卡),能提供基本的光線追蹤功能,因為這些顯示卡並沒有內建針對光線追蹤功能專門設計的硬體元件(如RT核心),讓光線追蹤的工作負載與其他針對圖形所進行的渲染任務可以分開同時進行,因此效能可能會大大縮減!但還是可以嚐鮮就是了! NVIDIA推出的一種全新的開放協作平台,讓多位內容創作者可以同時在單一工作流程上進行協作。同時支援Autodesk Maya, Unreal Engine, Substance等工具。 Omniverse可以讓不同使用者在不同的工作站同時針對幾何、材質和背景進行更改時,最終的修改畫面便可以即時渲染並完成。這樣的好處是,當客戶對於某些細部區域要進行小修改時,只要其中一位設計師改了某些畫面元素之後,其他人就可以同步看到最後的畫面呈現,以加速完成最終作品。 NVIDIA也表示正在尋找對此平台有興趣的客戶,讓他們提早體驗這個全新的平台。 NVIDIA先前推出了GeForce Now雲端串流遊戲服務,現在更與電信業者合作,將布局5G時代的雲端遊戲服務,搭配其RTX Server,以提供GeForce RTX 2080等級的畫質與流暢度,來串流到消費者的任何裝置,提供全新的串流遊戲新體驗。 ● GeForce Now Alliance (GeForce Now聯盟)已在全球拓展業務,NVIDIA為5G網路服務商提供伺服器與軟體架構,並與全世界的電信公司合作。 ● 目前已與日本Softbank和韓國的LG U +,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 RTX Server將透過Turing GPU以及Mellanox的InfiniBand網路,來為這些聯盟提供動力。 ● 有關於GeForce Now的發布訊息,可參考。 ● 有關於Quadro虛擬工作站串流自RTX伺服器的發布訊息,可參考。 ● 有關於RTX伺服器的發布訊息,可參考。 ● 在發布的訊息中有說明,其RTX Server Pod機櫃,一台機櫃可以裝載32台RTX伺服器,以同時服務1萬個用戶。每台Pod之間是採用InfiniBand來串連 (採用的就是剛併購下來的Mellanox公司之網路互連與資料儲存骨幹等技術),其中,每台RTX伺服器採用8U設計,一台最多可配置40顆Turing GPU,透過雲端渲染提供效率和可擴充的方案,搭配NVIDIA GRID vGaming或容器軟體,來與多個玩家共享串流遊戲內容。NVIDIA表示他們已經優化過其RTX伺服器,來提供給雲端遊戲服務商來使用,讓他們能夠提供相當於GeForce RTX 2080 GPU等級的遊戲畫面,直接串流給使用者的任何終端設備(例如文書電腦、平板、手機)。 今日,資料科學已是電腦科學領域中,成長最快速的。所有針對資料來進行學習,以便做為未來預測之用,都需要這門技術,例如AI。 而NVIDIA提供各式工具,包含機械學習,從Hadoop、Spart到TensorFlow,一應俱全。因此NVIDIA宣佈,自動混合精度的支援,已加入TensorFlow、PyTorch和MXNet。另RAPIDS也整合進Databricks分析平台。而Google Cloud與微軟Azure也將增加RAPIDS。TensorRT也與微軟Onyx整合。 因此,未來的「AI容器」可以與其他的「AI容器」互相溝通,現場展示以微軟Bing來做語音辨識,並自動去搜尋答案,然後程式會自動去別的AI容器內搜尋資料,並回傳結果。目前許多高科技服務公司(提供語音搜尋、影像搜尋、建議、家庭輔助、新聞、翻譯、電商等服務),都已導入NVIDIA GPU,搭配NVIDIA的函式庫(CUDA-X AI)來達到加速效果。 NVIDIA推出Clara AI工具,是一套全新的AI開發工具,可做出機器學習,該工具免費開放給大家使用。 ● NGC Software Hub,相關訊息請參考:。 ● 微軟Azure已經支援CUDA-X,相關訊息請參考:。 至於NVIDIA所成立的深度學習學院,去年便教出10萬個資料科學家,因此NVIDIA認為資料科學家,需要一套客製化的工作站。這些工作站具備高效能運算(HPC)能力,提供高速I/O,並安裝1片或多片Quadro RTX 6000/8000專業繪圖卡。而這個,就是所謂的「資料科學家專用工作站」(Workstation for Data Scientists),並有相對應伺服器,叫做「資料科學專用企業伺服器」(Enterprise Servers for Data Science)。 ● Workstation for Data Scientists: HP、Dell和Lenovo的資料科學家專用工作站,整合了NVIDIA Quadro RTX顯示卡與NVIDIA CUDA-X AI,相關訊息請參考:。 Enterprise Servers for Data Science,相關資訊請參考。 資料科學,可說是全新的HPC,全新的HPC目前的挑戰,就是架構上的不同。超級電腦(Supercomputer)很強,但只能把小量的工作做得很好,但超大規模(Hyperscale)的數據中心,則可以根據需求來彈性擴充,來做更多的小量工作。因此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高速連接非常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NVIDIA要併購Mellanox的原因,因為他們深知「網路」已成為資料中心運算架構的重要部份,藉由雙方的結合,以提升數據中心的運算能力。這次GTC 2019,也請到了Mellanox的CEO: Eyal Waldman上台。 NVIDIA的Jetson家族主要是針對嵌入式裝置,提供AI的解決方案。除了有高階的Jetson AGX XAVIER (1099美元),以及比較小的Jetson TX2 (299~749美元)之外,這次GTC 2019也正式推出更小型的入門款版本,叫做Jetson Nano,只要129美元,以及Jetson Nano開發版,只要99元。並將於2019年第二季上市! 有關Jetson Nano家族的細節文章,可參考。 Jetson Nano規格: ● 效能高達472 GFLOPS,功耗5W ● 開發板僅$99美元,適合開發者、創客,狂熱玩家 ● Jetson Nano支援高解析度感測器,能同時處理多個感測器的資訊,並在每個感測氣上執行多種現代化類神經網路的工作。支援多種流行的AI框架,讓開發人員能夠輕鬆地將他們喜歡的模型和框架,整合到產品中。 ● 有關於Jetson Nano的發表新聞,請參考。 這次NVIDIA宣佈推出DRIVE AP2X Release 9.0版本,是NVIDIA的Level 2自駕系統。而DRIVE AV的Safety Force Field (安全力場) 路徑規劃系統,可針對避免汽車碰撞的一種演算法,在緊急煞車、智慧切換車道、交叉路口、交通壅塞時,能夠提供的更好車道預測與控制效果,同時具備Mathematically verifiable (數學上可驗證的)能力,讓所有汽車開發商能夠運用這些新技術來開發無人車、自駕車。 ● 有關於Drive AV Safety Force Field,請參考。 ● 有關於NVIDIA Drive Constellation,請參考。 目前,Toyota (豐田)已與NVIDIA合作,將運用其技術,來應用在其端點對端點的自駕車解決方案。 最後,老黃總結這次所發布的各種技術與新聞內容,包含:RTX家族、Omniverse、5G的GeForce Now聯盟,資料科學-全新的高效能運算領域、CUDA-X生態圈、Jetson Nano嵌入式AI開發板、ISAAC機器人自主平台、Constellation車用模擬系統、與Toyota合作等主題,來做為這次GTC 2019的結束!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華碩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27吋G-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華碩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17吋電競筆電之王,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